番茄紅了 醫師的臉就綠了
【元氣周報/記者魏忻忻/報導】

右上:黑柿番茄,台灣最大宗,雲林以南是生產主力。
右下:牛番茄,顏色鮮紅,適合入菜。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保健食品榜首

「番茄紅了,醫師的臉就綠了。」難怪番茄能在美國時代雜誌2002年評選現代人十大保健食品時,高居榜首。

番茄原產於南美洲秘魯,長庚技術學院營養科講師蕭千祐說,早在十六世紀,西班牙人占領南美洲時,祕魯人已開始種植番茄,當地土語稱為「Tomato」。此後歐洲雖然也開始種植番茄,但當時認為番茄美麗的紅色有毒,一直作為觀賞用,直至十九世紀,才開始有人吃番茄。

心形傳達愛意

由於番茄外表紅豔,切面又是心形,常被用來做為男女間互相饋贈的水果,代表愛意,也叫「愛情的蘋果(Love Apple)」。

番茄既然被稱為「番」茄,明顯就是外來種。中國最早出現番茄的文字,明代王象晉的《群芳譜》,裡頭記錄了番茄有球形、橢圓形、扁圓形、卵圓形等,外皮有紅、黃、橙、白,除了白番茄待考,其餘的我們都不陌生。至於台灣的番茄,雖然荷蘭人早在十七世紀引進,但只做為觀賞用,把番茄當食物是十九世紀末日據時代的事。

美國產量第一

過去台灣北部把番茄稱為「臭柿仔」,那是因為番茄最初有青臭味,現在食來甘美,鮮紅美麗的番茄是品種改良的結果。目前,全球番茄超過上千種,主要是綠色和紅色品系。

屏東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主任葉信平指出,根據2002年國際糧農組織(FAO)的統計,全球每年共生產1.08億噸的新鮮番茄,產值高達42億美元。其中,美國就占了60%產量,其次是中國大陸、義大利、希臘、土耳其及印度;台灣的年產量大約在15.11萬噸左右;歐洲每年生產大約850萬噸的番茄,其中有將近18%直接銷售給消費者。

荷蘭奇異果蕃茄:果實大小、形狀,都像削了皮的奇異果。(記者陳立凱/攝影)
希臘人吃最多

全球人類食用番茄和番茄製品平均每人每年5.6公斤,其中以希臘人每年平均食用187公斤最多,其次是土耳其人的107公斤、義大利人的95公斤、美國人92公斤、澳洲人24公斤,國人則大約是7公斤。

近年風行的地中海料理因美味、健康、多樣化而廣受喜愛,番茄是地中海料理食材最重要的代表之一。在日本知名食品評論家太木光一所著的話題食材事典中說明,番茄在義大利有「金蘋果」之稱,將番茄熬煮一天後製成番茄醬(Sugo),常用於披薩、義大利麵,正是媽媽的味道。

【2008/04/28 元氣周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福鑫老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