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寶級品茗師 日品千好茶



國寶級品茗師 日品千好茶

【聯合報╱記者潘欣中/桃園報導】 2008.09.15 02:46 am



在茶葉界尊為「國寶級」人物的品茗師楊盛勳(右)和陳國任,經他們靈敏的鼻子和舌頭辨識後,茶葉高下立判。
記者潘欣中/攝影
國內茶葉近年來製茶技術越來越精緻,每次競賽獲獎的高檔好茶,得先通過品茗師敏銳的眼口鼻評鑑;堪稱台灣品茗師「前輩」的農委會桃園茶葉改良場推廣課長楊盛勳和製茶課長陳國任,有緣遍嘗各地好茶,讓人稱羨。

台灣茶葉20年前實施品質分級評鑑後,品茗師地位受到重視,但國內被認可的專業品茗師不多,目前只有十多位;64歲的楊盛勳和56歲的陳國任,兩人加起來已有45年品茶資歷,被「少年輩」品茗師尊為「前輩」,也被視為茶葉界「國寶級」人物,各茶葉產區辦品質評鑑,只要他們兩人連袂到場,公正性無人質疑。

中興大學農藝碩士的楊盛勳和台大園藝所博士的陳國任,都是考進葉業改良場,才一頭栽進浩瀚的茶葉世界,也見證了台灣現代茶葉發展史。陳國任說,太神奇了,同一品種的茶樹,不同人採摘、烘焙,泡出來的味竟有差別,茶葉的製作過程有太多不確定因素,「就像人生的翻版,更是門深奧的學問」。

楊盛勳說,茶葉優劣的要件,是從外觀、水色、香氣、滋味做比較,品茗師為免影響嗅覺判斷,辛辣食物、菸酒不能碰,飲食清淡,有時到中南部評鑑,每天有上千件送審茶葉,要有好體力,平時也要保持運動習慣。很多人都會問,敏銳的嗅覺和味覺要怎麼訓練,他認為大部分是天生的,有些人怎麼學都學不來。

品茗是服務性質,有分級競賽就要有高下之分,兩人認為,品茗師負起公正客觀評審的角色,責任重大;阿里山的特等茶葉,每斤價位可以高達數十萬元,品茗師肩負著「把關」責任,最好建立品茗師證照制度,但國內茶葉價格的人為炒作因素多,要納入證照管理,還要有配套措施。

有趣的是,他倆嘗遍好茶,閒暇時卻鮮少喝茶,路邊和便利商店販售的茶葉飲料照樣喝;為保持嗅覺和味覺的靈敏度,二人長年不菸不酒、生活作息保持正常,是擔任品茗師的無形收穫。

【2008/09/15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福鑫老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